經濟部今天公布3月國內工業生產及商業營業額,餐飲業營業額年減21%,是有紀錄、21年以來最大減幅。(記者黃佩君攝)
〔記者黃佩君/台北報導〕經濟部今天公布3月國內工業生產及商業營業額,其中包括工業生產、批發業等均正成長,工業生產更奇蹟式年增10.41%,包括電子零組件、積體電路與電腦電子光學都創歷年單月新高。但內需部分則多為負成長,包括零售業小減3.4%,不同通路差異較大;而餐飲業則一枝獨「慘」,營業額年減21%,是有紀錄、21年以來最大減幅。
外界預期肺炎疫情3月發酵,應重創工、商業,但經濟部今天公布3月國內工業生產及商業營業額,僅餐飲業及部分零售業衰退較大;不過餐飲業創下衰退幅度,則為有紀錄以來21年最慘情況。
在工業生產方面,3月生產指數為115.08、年增10.41%;製造業指數116.43、年增11.09%,雙雙創下歷年同月次高;整體第一季生產指數為108.89,也創下歷年同季新高、年增9.36%。
而其中電子零組件、積體電路與電腦電子光學,更都創下歷年單月新高。電子零組件指數為131.88、年增26.04%;積體電路指數更達147.34、年增40.26%,主因受惠台廠製造優勢,加上5G通訊、高效能運算等新興應用需求,較不受消費端需求衝擊影響。
而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指數為164.5,年增22.16%,主因回補庫存拉貨潮及台商產線移回效應延續,加上疫情推升遠端服務設備需求,帶動交換器、伺服器等生產熱潮。此外汽車零件業也因小型車新車改款,年增2.06%。
而衰退部分,則有機械設備因貿易戰因素延續,年減3.32%;以及化學原材料業因油價暴跌及三輕歲修等因素、年減6.83%。
而在商業營業額方面,則「外需熱、內需冷」,以貿易為主的批發業3月營業額為9054億台幣、年增7.9%,更創下歷年同月新高。其中機械器具批發因疫情影響出貨遞延、年增達19%;藥品及化妝品則因藥品備貨需求增加、年增達20.2%。
內需部分的零售業營業額則兩樣情,整體營業額為2906億元、小減3.4%,但因疫情受惠與受損業別則差異相當懸殊,差別達雙位數成長及衰退。
其中受益通路包括超級市場、量販店、便利商店與電子購物等,成長分別達到30%、20.7%、5%及24.2%;但來客數遭影響之受損行業,如百貨公司、布匹及服飾、家用器具用品等,則分別年減達21.6%、17.5%、25.5%。
從本期首次公佈的網路銷售額,也可看到疫情對線上購物成長影響龐大,幾乎各行業網路銷售都大增。整體第一季網路銷售額為811億元,年增達到19.1%;其中綜合商品零售業成長37.2%、藥品及化妝品28.7%、非店面零售業20.3%、資通訊與家電14.3%。
比起零售業兩樣情,餐飲業則一片慘澹。整體3月餐飲業營業額為519億元、年減達21%,是有統計以來21年最大幅度衰退。
其中外燴及團膳業因空廚受疫情影響年減36.4%,為最大減幅;而餐館業則因飲宴活動停擺、年減22.3%;飲料業受影響最輕微,年減4.8%。
而對4月整體受疫情影響情況,統計處副處長王淑娟表示,調查業者指出批發、零售與餐飲分別受影響金額為329、299及160億,亦即4月商業受影響會減少788億、內需459億。而4月餐飲業情況也不樂觀,預估營業額衰退幅度在19.2%到16.2%之間。
資料來源https://ec.ltn.com.tw/article/breakingnews/3143644